王迦南 世外桃源古樸美家(下)
兩年后,王迦南才慢慢接觸西方文化,但后來他發現自己的價值觀越來越轉向中國傳統文化。“我并不排斥西方,就好像我不是不喜歡吃法餐和意大利餐,但卻更愛吃面條和回鍋肉。”在英國的生活經歷,幫助了他去判斷什么是自己最珍惜的—“自己對什么感覺最舒服?是‘楊柳岸曉風殘月’呢,還是‘今宵酒醒何處’?”
在國外的王迦南,一度害著嚴重的思鄉病,在他深受宋元繪畫影響的山水畫中,畫中的人物常常是一襲白衫、形單影只,或牽驢徘徊于獨木橋上,或漫步沉思于清流和群山之間,或登高佇立回望故鄉。
在繪畫技法上,他沿襲唐代重彩工筆之風,“古人處理一種顏色,需要10 道工序才完成。渲染,填補,加墨,加中藥……整個過程完成后,不但能看到顏色的厚度而且還保持著絹的表面光澤。”王迦南認為,如何處理細節是一種精神。“為什么古人畫一種顏色畫10 遍?這么畫一定有他的道理,沒有這些細節和工夫就出不來這種效果。是什么人需要看到這種效果呢?如當年的皇帝,光是畫面好了但看不到這些細節,依然覺得差了些。”
王迦南說,藝術的感動是從細節來的。“在鴉雀無聲的古典音樂會上,一只三角鐵發出那么一點清脆聲音,會打動人的心扉。繪畫也是如此,畫面上的那一點點光穿透過來時,也會穿透人的心靈。原作是有精神穿透力的。而如今對繪畫忽視作品的精神,只強調投資價值,是一種誤導。“我認為,真正好的畫一定是為它的知音而畫的。就像李白的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專門給他的一個朋友,為一個人,而不是為出版,也不是為出賣。”
他說,自己作為一個自由藝術家,一定要讓自己的心靈滿足。一定要滿足處在這個環境里的自己的心境。“在這里畫畫不一定需要取悅別人,而是為自己畫,讓自己高興最重要。”
一直有英雄情結的王迦南,曾經的畫面上充滿了紅色的激情與沖突。如今,畫面的色彩也平和了起來。
在倫敦、紐約、巴黎都居住過的王迦南說,住在這個環境里,與住在國外大都市里需要滿足的那點一定不同,這里是更散淡和無意識。
做一個傳承中國文化的人
作為一位職業畫家,王迦南獲得過全國第六屆美展的優秀作品獎,也得過英國皇家美院頒發的“水彩畫大獎”,但這次北京友好傳承文化基金會授予他的獎項,則是超出畫家身份之外的獎勵。
“我不僅是一個畫家,還是一個熱衷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票友’。”身在異國他鄉時,王迦南除了用筆下的山水畫來表現祖國的山川江河,他還對中國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和夫人蔡小麗收藏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清代明信片和大量珍貴的中國民間剪紙。
2005 年回國后,王迦南除了畫畫,就是夜以繼日地整理自己的收藏和研究清末史及剪紙藝術史,并與人合作出版過多本有關這兩大收藏的書籍。“在國外這么多年,我覺得外國人對中國的民間藝術或者是對整個中國的認識,實際上是非常片面的,連很多外國漢學家對中國的看法也都是很幼稚的,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實實在在地在中國生活過。不只是外國人,現在中國那些80 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人,他們對外來的東西如數家珍,但是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的認識也都像是被歸過零的小孩兒一樣。所以如何傳承中國文化就變成了一件比起個人的繪畫創造更為重要和緊迫的事情。”
近10 年,王迦南分別用中英文撰寫和出版了10 余本關于藝術理論和中國歷史的書籍,在國內和國外的各種文化雜志上撰寫了百余篇文章,介紹中國畫和清末的中國歷史,風俗習慣,以及中國的民間藝術,并在西方的一些大學、博物館、基金會等地方演講如何認識中國藝術和中國民間藝術。
“我們要保護的不僅是齊白石、張大千,還有一把茶壺,一張桌子,一只椅子,一張老剪紙,一段老墻,一條石板路,一棵古樹……比如我們畫的畫,意義在哪里?從技術上精神上說有什么意義?和現在流行的現代藝術有什么區別?盡管這種畫是不時髦的,而且工藝非常繁瑣,但堅持畫這種畫的意義是什么?”
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和傳承是一項浩瀚的巨大工程,單靠一己之力很難發揮出作用。王迦南在追尋自己的藝術風格的道路中,始終不忘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推廣與傳播,由此也結識了許多的有識之士。
英國牛津大學的教授、著名學者邁克· 蘇立文博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第一個系統地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現代美術的西方人,是西方研究中國現代美術史的權威,他的很多學術研究成果都被看做是西方研究中國美術史領域中的里程碑式著作,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至今仍然被作為行業標準,即使是在中國,現在也很少有像他那樣一生致力中國現代美術史研究并取得世界性成就的學者。
在與蘇立文教授長期的交往中,共同對中國藝術的熱愛使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情。而王迦南也一直努力希望把蘇立文博士介紹給中國人民,喚起大家對中國美術史和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視。而北京友好傳承文化基金會為此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認識這個對中國藝術有著深厚感情的外國友人,也又一次喚醒了大家對如何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藝術這個主題的思考。“如果一位腦外科醫生喜歡皮影,收藏和研究,他告訴人家從我的角度看皮影有多么好和美。這樣的人就應該獎勵。一個很小的傳統手藝,通過我們的努力可能會被重視,會被流傳下來。就是這個獎的意義。”王迦南說。
住進杏園后的王迦南,簡單的生活也讓他的心境發生著變化。“住在這里讓人心平氣和,既不太功利也不太學術,又不很自我。這種狀態比較接近于生活的本質。而本質,往往是沒有什么目的性的。”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薩科齊弟弟的紐約藝術豪宅
他是CarlyleGroup(凱雷投資集團)的董事總經理,也是法國總統NicolasSarkozy(尼古拉·薩科齊)同父...
牛爾的家:素面空間 收納樂活
美容大師牛爾的家沒有化妝品那樣綺麗光鮮的包裝,簡單、寧靜、素雅,而富有品質。就像他的產品一樣,“內在的功能才是重點”。在...
趙本山億元豪宅奢華如皇宮
中國最牛的鄉村富豪非趙本山莫屬,到底他有多少錢?本山大叔說:“我自己也不知道。”本山大叔生財有大道,花錢大手筆也是理所當...
韓劇《繼承者們》熱播 男主角豪宅一瞥
近日韓劇《繼承者們》又掀起一波收視熱潮。不可避免地,劇中主角的妝容、衣著又成為模仿對象。男主角李敏鎬在里面住的豪華別墅也...
Jack Dorsey的舊金山新宅
Twitter的聯合創始人JackDorsey位于舊金山懸崖邊的豪宅于最近被曝光。這棟房屋是該市最昂貴的兩居室住房,雖然...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