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培育千億級紡織產業鏈
2009年,濰坊市紡織行業受到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諸多困難。為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促進行業健康科學發展,濰坊市按照國家出臺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及山東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實施名牌戰略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優勢產業為核心、以名優產品為龍頭,全力轉方式、調結構,大力發展服裝、家紡產業,努力打造千億級紡織服裝產業鏈。2009年,全市規模以上紡織服裝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4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8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5%和16.2%;實現利稅77億元、利潤總額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和16.5%。紡織服裝在全市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達到15%以上。濰坊市計劃經過3年調整和振興,到2012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00億元,利稅100億元,出口創匯30億美元。
發展中暴露問題
濰坊市紡織行業在較快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與其他一些紡織行業領先的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存在前強后弱、前大后小的問題。例如,粘膠纖維年產24萬噸,實際本地消化1萬噸左右,大量靠南方省市消化;織布能力35億米,印染加工只有15億米左右,其余以坯布形式銷售,梭織服裝能力只有0.8億米左右,年需用坯布只有2億米左右,且相當一部分是從外地采購。
二是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骨干企業規模偏小。全市900多家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980億元,平均1億元。而事實上,過億元企業不足100家,10億元以上的只有五六家,缺乏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三是研發創新能力低,絕大多數企業沒有自己的產品設計和研發機構,裝備比較落后,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與國內外存在較大差距,自主品牌的比重較低,沒有知名的國際品牌。
四是多數企業的管理仍然是粗放型,缺乏精細化和標準化管理。特別是當前,紡織服裝企業用工矛盾突出,勞動力成本上升,再加上原材物料價格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推高了企業運營成本。部分企業對紡織服裝行業能否持續較快發展信心不足。
實施調整方略
濰坊紡織行業根據調整振興規劃,結合當地產業特色,制定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調整策略,確保保質保量地完成調整振興的目標。首先,濰坊市成立了紡織服裝產業鏈工作小組,由經信委和紡織行辦抽調骨干組成專門班子,按照市政府《關于加快千億級產業鏈發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重點開展行業調研和情況調度。按照市委要求,在全市紡織系統開展“轉方式、調結構大討論”。確定30家企業作為重點企業,每月對其生產經營情況進行調度。同時編制產業鏈年度建設計劃,幫助企業制訂發展規劃,做好項目策劃、篩選、儲備和跟蹤落實。
其次,加快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以孚日家紡、新郎服飾、仙霞西服、耶莉婭、山東海龍等骨干企業為龍頭,重點發展西服、運動休閑服、家居用品、棉紡織品等產業,盡快形成諸城、高密、壽光等紡織服裝重點聚集區,盡快突破高檔服裝面料織造和后整理技術,大力發展功能性纖維、差別化纖維、復合新型纖維和保健型纖維等產品,實現產業和產品結構升級。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建立戰略合作聯盟,建設大型紡織服裝企業;支持骨干企業與上下游產業公司組成戰略聯盟,增強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鼓勵優勢企業對目前產能過剩、技術落后、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重點搞好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合作,發展新型材料產業和名牌產品,引導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圍繞優勢資源、高新技術、企業對外合作等方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招商擴投入、上規模、促發展。特別對重點項目加強跟蹤、調度,搞好服務。
再次,引導和督促企業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快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抓住國家擴大內需保增長的機遇,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向高科技產品要效益。加強技術攻關,堅持產學研結合、上下游聯系,從裝備、工藝、產品功能、產業協調能力等各方面增強綜合創新能力。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建設,爭取讓50%以上的紡織企業都建立起自己的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重點組織實施115億元的105個項目,盡快突破關鍵技術,增強配套生產能力。推廣海龍、新郎、孚日等企業精細化管理的經驗,狠抓企業內部管理和節能降耗,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爭取更多的企業創建為和諧企業。
最后,濰坊市政府盡全力為企業搞好服務,及時幫助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為企業發展提供政策信息和咨詢服務。密切關注宏觀政策走向,強化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新判斷、新謀略、新對策,消除不穩定、不健康因素。辦好《濰坊紡織服裝信息》,及時傳達上級精神和政策,交流企業之間應對危機、科學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為企業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提供平臺。對企業在用電、用水、用氣及資金技術等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實行點對點主動協調服務,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當前主要是針對企業融資難和招工難的問題,通過召開座談會、聯誼會等,強化銀企對接,降低企業貸款門檻,擴大融資,保障企業資金需求;通過提高工資、加強宣傳、內招外引等措施幫助企業穩定和擴大職工隊伍,保證用工需求,為企業的健康科學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