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舉辦紡織論壇開展招商見成效
2012-11-16
為積極承接長三角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10月13日,周口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國際交流促進會在江蘇省吳江市共同舉辦了中國紡織產業高端論壇。這是周口市積極創新招商方式,繼周口(東莞)承接加工貿易項目轉移洽談會后,開展的又一次專業招商活動。
此次論壇以探討紡織產業升級與轉移為主題,通過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對話的形式,研究分析了紡織產業升級與轉移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展望了紡織產業的發展前景。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程振華教授、中國社科院著名研究員紀坡民等國家紡織行業的專家學者,蘇州市政協副主席張昕、吳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衛珍、周口市人民政府市長岳文海、副市長田永紅等政府領導同志,以及企業客商近千人出席了論壇。周口市借助論壇平臺,推介了周口市情,與參會客商進行了洽談交流,并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取得了一舉多贏的效果。共成功簽約53個項目,合同資金362億元,涵蓋服裝紡織、醫藥化工、物流配送、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多個行業。不同于以往的“項目發布—招商—簽約”方式,此次項目簽約與論壇活動結合進行,是招商方式的又一次創新,集中體現了周口市在長三角地區開展專業招商取得的成效。
論壇活動上,與會專家學者闡述了紡織產業轉移的規律和態勢,分析了周口承接產業轉移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一致認為:當前的紡織產業轉移有這樣幾個明顯特點:
一是轉移的主動性。產業轉移是大趨勢,是市場經濟在推動,是市場規律在起作用。隨著沿海地區企業在勞動力、原材料、能耗以及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成本壓力不斷加大,紡織服裝等產業將加速向中部地區轉移。
二是轉移的緊迫性。隨著“調結構”成為各地“十二五”發展的共識,金融危機后開始出現的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進入規模化階段。目前,我國沿海傳統工業向中西部轉移的趨勢已十分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的產業,除流向內地外,也有一部分開始向越南等地遷移,國際國內雙轉移交織在一起。同時,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黃金周期也就這三五年,爭奪這個機遇的還有越南等周邊國家,要搶抓這個戰略機遇期,仔細研究產業轉移出現的新特點和新趨勢,主動對接,有效承接。
三是轉移的配套性。產業集聚效應的產生,在于產業鏈上各種生產要素的流動快速方便,能夠形成配套支持、有效降低成本。因此,能為沿海地區轉出產業提供良好協作配套能力的中西部地區,成為產業轉移的首選地。總體上看,有產業特色和配套產業基礎的地區最具吸引力。
四是轉移的整體性。新一輪產業轉移不再是單純的工廠遷移,越來越多地采取產業鏈整體轉移等新興方式,采取組團式轉移,以期降低成本并降低風險,產業轉移已由單個企業轉移轉向以產業鏈條為紐帶的整體轉移和配套轉移。
經過深入交流探討,與會代表認為:吳江和周口產業合作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前景廣闊。吳江長期位居中國百強縣前茅,目前已基本實現現代化,產業面臨全面升級。周口是農業大市、人口大市,交通優勢明顯、人力資源豐富、臨近原料產地、市場空間巨大、產業基礎較好、政策環境優良。吳江和周口兩地的資源互補、產業相近,具備廣泛的深度合作基礎。為抓住產業轉移機遇,主動有效承接,周口市委、市政府結合實際,在紡織產業發展規劃、優惠政策、打造平臺、優化環境等方面下功夫,為承接產業轉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一是繪宏圖。明確發展目標和發展步驟,引導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有序推進。根據國家、省紡織服裝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周口市結合實際,編制了周口市“十二五”紡織服裝行業發展規劃、周口市紡織服裝專業園區“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以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體系為主線,突出發展服裝、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等終端產業,改造提升棉紡織和化纖等傳統產業,高起點適度發展印染產業,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產業集群鏈式發展,提升產業協作配套能力,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市場體系完善、空間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十二五”期間,重點規劃紡織服裝新上項目50個,總投資90億元,新增銷售收入160億元,新增利潤30億元,到2015年,紡織服裝實現銷售收入410億元以上。
二是筑平臺。以現有扶溝、太康、商水、鹿邑4個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和10個專業園區為平臺,圍繞特色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完善配套政策,承接產業轉移,吸引產業鏈的上下游項目,打造具有規模優勢的專業產業園區。
三是給政策。2011年,周口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加快制鞋產業出口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9項具體優惠政策,紡織、服裝、電子、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也享受同等待遇。今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意見、加快工業發展的意見和最新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土地、財稅、金融、環保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
四是大招商。抓搶產業轉移機遇,主動與東部地區對接,突出招商重點,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實效。重點加強與國內外大型紡織服裝企業、物流企業、商貿企業以及專業商會、行業協會的合作,注重招大引強,積極引進大品牌、大企業和大項目,推進產業集群化、規模化和配套化轉移,努力打造承接產業轉移重點區。
五是優服務。周口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優化環境工作作為“一號工程”常抓不懈,下大力氣,用“硬”措施來治理“軟”環境,投資環境有了大大改善。今年深入開展“作風轉變暨環境創優”活動,嚴格兌現各項優惠政策,全面落實聯審聯批、無償代理等各項服務制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紀行為,努力營造招商引資的良好氛圍。
截至目前,周口市已引進紡織服裝企業127家,到位資金150多億元。總投資100億元的河南太康鴻閩紡織產業集群項目,由吳江鴻文紡織集團投資建設,已在太康縣產業集聚區開工奠基。該項目占地5000畝,預計建成后將有不少于50家紡織服裝企業入駐,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成為集生產、物流、市場、綜合服務、展覽、檢測等配套設施為一體的紡織產業集群;總投資40億元和合紡織工業園項目,主要建設1.8億米高檔面料印染及紡紗織布、服裝加工等相關產業項目,這些紡織產業集群項目的引進,將大力推動周口市紡織服裝產業的上檔升級,周口與吳江兩市的合作也將成為跨區域產業合作的典范,周口市承接長三角地區紡織產業轉移大有可為。
此次論壇以探討紡織產業升級與轉移為主題,通過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對話的形式,研究分析了紡織產業升級與轉移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展望了紡織產業的發展前景。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程振華教授、中國社科院著名研究員紀坡民等國家紡織行業的專家學者,蘇州市政協副主席張昕、吳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衛珍、周口市人民政府市長岳文海、副市長田永紅等政府領導同志,以及企業客商近千人出席了論壇。周口市借助論壇平臺,推介了周口市情,與參會客商進行了洽談交流,并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取得了一舉多贏的效果。共成功簽約53個項目,合同資金362億元,涵蓋服裝紡織、醫藥化工、物流配送、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多個行業。不同于以往的“項目發布—招商—簽約”方式,此次項目簽約與論壇活動結合進行,是招商方式的又一次創新,集中體現了周口市在長三角地區開展專業招商取得的成效。
論壇活動上,與會專家學者闡述了紡織產業轉移的規律和態勢,分析了周口承接產業轉移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一致認為:當前的紡織產業轉移有這樣幾個明顯特點:
一是轉移的主動性。產業轉移是大趨勢,是市場經濟在推動,是市場規律在起作用。隨著沿海地區企業在勞動力、原材料、能耗以及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成本壓力不斷加大,紡織服裝等產業將加速向中部地區轉移。
二是轉移的緊迫性。隨著“調結構”成為各地“十二五”發展的共識,金融危機后開始出現的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進入規模化階段。目前,我國沿海傳統工業向中西部轉移的趨勢已十分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的產業,除流向內地外,也有一部分開始向越南等地遷移,國際國內雙轉移交織在一起。同時,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黃金周期也就這三五年,爭奪這個機遇的還有越南等周邊國家,要搶抓這個戰略機遇期,仔細研究產業轉移出現的新特點和新趨勢,主動對接,有效承接。
三是轉移的配套性。產業集聚效應的產生,在于產業鏈上各種生產要素的流動快速方便,能夠形成配套支持、有效降低成本。因此,能為沿海地區轉出產業提供良好協作配套能力的中西部地區,成為產業轉移的首選地。總體上看,有產業特色和配套產業基礎的地區最具吸引力。
四是轉移的整體性。新一輪產業轉移不再是單純的工廠遷移,越來越多地采取產業鏈整體轉移等新興方式,采取組團式轉移,以期降低成本并降低風險,產業轉移已由單個企業轉移轉向以產業鏈條為紐帶的整體轉移和配套轉移。
經過深入交流探討,與會代表認為:吳江和周口產業合作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前景廣闊。吳江長期位居中國百強縣前茅,目前已基本實現現代化,產業面臨全面升級。周口是農業大市、人口大市,交通優勢明顯、人力資源豐富、臨近原料產地、市場空間巨大、產業基礎較好、政策環境優良。吳江和周口兩地的資源互補、產業相近,具備廣泛的深度合作基礎。為抓住產業轉移機遇,主動有效承接,周口市委、市政府結合實際,在紡織產業發展規劃、優惠政策、打造平臺、優化環境等方面下功夫,為承接產業轉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一是繪宏圖。明確發展目標和發展步驟,引導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有序推進。根據國家、省紡織服裝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周口市結合實際,編制了周口市“十二五”紡織服裝行業發展規劃、周口市紡織服裝專業園區“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以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體系為主線,突出發展服裝、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等終端產業,改造提升棉紡織和化纖等傳統產業,高起點適度發展印染產業,高水平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產業集群鏈式發展,提升產業協作配套能力,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市場體系完善、空間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十二五”期間,重點規劃紡織服裝新上項目50個,總投資90億元,新增銷售收入160億元,新增利潤30億元,到2015年,紡織服裝實現銷售收入410億元以上。
二是筑平臺。以現有扶溝、太康、商水、鹿邑4個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和10個專業園區為平臺,圍繞特色主導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完善配套政策,承接產業轉移,吸引產業鏈的上下游項目,打造具有規模優勢的專業產業園區。
三是給政策。2011年,周口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加快制鞋產業出口基地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9項具體優惠政策,紡織、服裝、電子、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也享受同等待遇。今年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意見、加快工業發展的意見和最新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土地、財稅、金融、環保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發展。
四是大招商。抓搶產業轉移機遇,主動與東部地區對接,突出招商重點,創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實效。重點加強與國內外大型紡織服裝企業、物流企業、商貿企業以及專業商會、行業協會的合作,注重招大引強,積極引進大品牌、大企業和大項目,推進產業集群化、規模化和配套化轉移,努力打造承接產業轉移重點區。
五是優服務。周口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優化環境工作作為“一號工程”常抓不懈,下大力氣,用“硬”措施來治理“軟”環境,投資環境有了大大改善。今年深入開展“作風轉變暨環境創優”活動,嚴格兌現各項優惠政策,全面落實聯審聯批、無償代理等各項服務制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紀行為,努力營造招商引資的良好氛圍。
截至目前,周口市已引進紡織服裝企業127家,到位資金150多億元。總投資100億元的河南太康鴻閩紡織產業集群項目,由吳江鴻文紡織集團投資建設,已在太康縣產業集聚區開工奠基。該項目占地5000畝,預計建成后將有不少于50家紡織服裝企業入駐,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成為集生產、物流、市場、綜合服務、展覽、檢測等配套設施為一體的紡織產業集群;總投資40億元和合紡織工業園項目,主要建設1.8億米高檔面料印染及紡紗織布、服裝加工等相關產業項目,這些紡織產業集群項目的引進,將大力推動周口市紡織服裝產業的上檔升級,周口與吳江兩市的合作也將成為跨區域產業合作的典范,周口市承接長三角地區紡織產業轉移大有可為。
掃一掃,轉到手機閱讀:
回復 233503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